— 锅炉系列 —
锅炉系列发布时间: 2025-01-29 来源:蒸汽发生器
产品详情
地热能,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关于地热的来源,一般认为,主要来自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其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以及重力分异、化学反应,岩矿结晶释放的热能等。
储量大、分布广、绿色低碳、适用性很强、稳定性高……种种优势让地热能成为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
12月16日,记者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科学技术创新城1号绿色能源岛,在这里,地热能的应用已是寻常。2019年,山西双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双良”)在这里建成地热能+多能互补的联合能源供热项目,命名为1号绿色能源岛。自运行以来,能源岛在多次面对极端低温天气挑战时都表现良好,成为我省“地热能+多能互补”联合能源供热项目的一张亮眼名片。
资源丰富、分布广、开发程度低、利用潜力大……是山西地热资源整体呈现的特征。近年来,山西省地热能开发利用初具规模,积累了一定的开发利用经验,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省地热井共457眼,已开发利用276眼,每年实际开采地热水量1823万立方米,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约1650万平方米。
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山西省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我省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估算年均可开采资源总量约1.28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可采总量的18.28%,预期可制冷面积12.27亿平方米、供暖面积6.67亿平方米。其中,太原、忻州、晋中、大同、运城、朔州、长治和临汾8市适合地源热泵的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约为4464平方公里,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积约6.7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资源分布广泛,经前期勘查,全省已圈定地热田57处,总面积约5.59万平方公里。回灌条件下可开采资源总热量相当于每年1.35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可采总量的7.25%。
“综改模式”“运城模式”“忻州模式”……以实践为笔,山西给出了答案。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地热+”综合能源供热示范工程已累计建成10余座“以地热能为主、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岛,供热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在运城,已建成在用浅层地热供热(制冷)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在忻州、朔州,已初步形成温泉康养旅游、工业利用等多元化利用方式;在大同天镇县,已建成高温地热能科研试验示范电站,装机容量580千瓦……
随着慢慢的变多示范项目的落地开花,我省地热能规模化利用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站在科学技术创新城1号绿色能源岛上,湛蓝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透明玻璃板下,一对采灌综合井正在不断提取转换地层裂隙中的地热能,为地面建筑物输送绿色清洁热源。“这座能源岛设计供热面积106万平方米,热源的70%来源于深层地热能,剩余30%采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山西双良综改区供热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志强介绍。
“地热能+多能互补”,这是山西双良为适应不一样地区、不同资源的地热能开发探索出的一条路径。作为山西最早开始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企业之一,山西双良目前已成功将该模式推广至大同、朔州、运城、临汾、吕梁等多个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地热能与其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互补综合利用,建设更多清洁能源项目,为山西的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张志强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样一组数据:如果按照能源岛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计算,相当于替代20吨的燃煤锅炉40到50座,每年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1万吨、二氧化硫1.02万吨、氮氧化物0.49万吨、烟尘0.4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00公顷。
视线向北,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水桶寺村北的山西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各类蔬菜水果长势喜人,为我们展现了地热能的更多可能。以地热能为热源,通过地面及棚顶管道为室内立体式供暖,该基地实现了地热资源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这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一大特点。据了解,山西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的成立离不开2020年3月的一次重大突破。当时,省自然资源厅立项的“阳高—天镇一带干热岩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在探孔钻探至地下1624米时,出水温度高达160.2℃,成为中国中东部地区温度最高、自流量最大、深度最浅的干热岩资源之一,有力推动了该地的地热资源探测、地热理论研究及地热资源利用。
放眼全省,温泉康养、工业利用、农业养殖……更多更新的地热能开发模式仍在不断涌现,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形势喜人。
今年9月,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暨第五届五台地学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80余名嘉宾齐襄盛会,共同分享国内外地热产业政策,交流地热能科学技术创新成果。11月,国际地热资源勘探、评价和管理培训班在太原开班,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热培训中心的专家以及国内教授进行现场或远程授课,探讨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沿技术……慢慢的变多的学术交流正深刻推动着地热能产业的创新发展。
日前,全省首家“中科同昌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数字地热示范园”落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该项目由入区企业中科同昌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有力推动了地热资源与数字化的经济产业的深度融合。
越来越多的机场、车站、医院、学校、体育场馆、展览馆、园区、政府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开展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试点,各类地热能分级分类利用等配套政策正在完善。12月6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发布推介首批典型地热田地质勘查项目成果的函》,发布推介初步筛选确定的首批典型地热田目录清单及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意在逐步推动公益性地质勘查成果与产业供需发展精准对接,支持地热供暖有序替代。
作为我省能源体系的新成员,地热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开发利用对我省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相信在山西由传统能源大省向新型综合能源大省的转型之路上,地热能将书写更多新的可能。(记者李学林)
近日,来自山东的张先生给家人安排了一场新式的家庭聚餐—私厨上门服务。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私厨上门服务有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两种选择。包工包料总费用在900元到2200元之间,包工不包料则仅需支付300元/桌的上门服务费。春节期间的服务费相比平常一桌会上浮200到300元。
当地时间1月27日,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济州航空2216号班机空难初步调查报告,还原事发经过。
央视网消息:韩国风波延宕一月有余,让本已疲弱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有舆论一致认为,此轮政治动荡对韩国经济、社会和外交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韩国韩亚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说,韩国总统尹锡悦去年12月初宣布紧急令后,引发金融市场巨震,韩元对美元汇率快速下滑。
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1月27日消息,2024年8月,潜江市委原书记盛文军主动投案。经湖北省委批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对盛文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1月26日,全红婵更新自己的社会化媒体账号,发布了多张与家人的合照。27日,迈合村村干部全自华向九派新闻证实,全红婵于26日中午已回到迈合村。全红婵“晒”出与家人的合照。
近期,多名中国公民被骗至泰缅边境后遭非法拘禁、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公安部对此格外的重视,迅速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全力开展人员解救和案件侦查调查,同时派出工作组赴境外开展工作。
圈划重点:2025年1月开始,落实好文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内部分配自主权,按照实际的业绩贡献等发放绩效工资。正文索引:《关于推动文化高水平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经国务院同意后,于2025年1月24日正式印发。料哥关注:政策内容涉及八个方面,共十六条。
相关推荐